柴河林区百姓幸福新生活

发布时间:2017-05-13 07:32:12 点击次数:
走进黑龙江柴河林业局职工王淑琴的新家前,喜庆的“福”字张贴在门上,一派十足的年味儿。数九寒天,虽然屋外冷风刺骨,但是一推开门走进去,屋内却好似春天一般,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包饺子,和面、调馅儿、擀饺皮,暖意融融。

“忙活一年就盼着过年这一天全家团圆,这不今年新房子也住上了,心里别提多舒坦了。”王淑琴笑得合不拢嘴。说起棚户区改造,王淑琴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影集,找到过去旧房子的照片,跟记者倒起了“苦水”:“你看,以前住那房子小不说,还四面透风,怎么烧也烧不热,天天烧炉子,掏煤灰,过年也不例外。可现在好了,棚改住上新楼了,室内温度天天都是二十四五度,四季如春!”听到厨房传来自来水的声音,她又感慨地说:“以前看到别人用自来水刷碗,我就想我什么时候也能用上自来水呢,这不现在就用上了,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!”

说着说着,王淑琴的女儿李华凑了过来,一脸幸福地告诉记者:“我从结婚之后就和公公婆婆在一起,五口人就挤在三十多平方的小平房里,感觉日子一点盼头也没有。可现在好了,我们都搬进了70多平方的大房子里,每一天都对生活充满了信心。”说完,母女俩乐开了花,手紧紧握在一起.

两代人乔迁新居,王淑琴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只是森工上万棚户区家庭的小小缩影。十二五期间,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积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,解决棚户区改造户数57.27万户,总面积达到2863.5万平方米,完成中央投资85.91亿元,给排水、供热、小区道路、绿化等棚改配套中央投资57.53亿元。与此同时,进一步推进棚改区教育卫生、文化体育、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,完成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投资11.36亿元,将棚改与新型小城镇建设相结合,不断改善棚改区居民的生活条件,实现了林区土地资源的整合、城镇功能的完善、发展空间的拓展。

离开王淑琴家,记者来到个体户张凤兰的超市里,她正忙着清点年货的账目,一面按着计算器,一面分享着她圆梦当老板的喜悦:“没有棚改也买不起这个门市房,有了棚改的好政策买了门市房,做点小生意,效益特别好,要是没有这个门市房,我还不定在哪儿打零工呢。”

而在柴河林业局卫星林场里,记者又看到了一番别样的景象。原先的场长郑吉林摇身一变成“雪村村长”,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,忙得脚不沾地。这一切变化还得从一年多前说起。2014年4月1日,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。2014年5月份,郑吉林正式就任卫星林场场长一职,这个70后场长,放下采伐指挥棒,开始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大展拳脚。2014年9月份,雪村开工建设,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,建成3条雪圈道、一条200米长的U型槽、一条300米的初级雪道和一条500米的中级雪道,600平方米的雪具出租大厅、27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房、容纳93人住宿的“雪原宾馆”。2014年12月20日,“中国威虎山雪村”正式开门纳客,放下斧头、锯的林场职工跟着“村长”投身旅游服务业,开旅馆、开饭店、经营雪上项目。望着如今宾客盈门,郑吉林充满期待地说:“雪村具有不可复制性,我们要做的是把雪村的原始风貌保护好,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,规划和开发建设好,呈献给游客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。”

改造、转变、升级,过去的一年发生了太多惊喜,柴河林业局居民们如今每一天都笑脸盈盈,从前做梦也不敢想的好日子竟然真真切切地过上了,这样的日子才有甜头,有盼头!